浙江造船業(yè)能否突出重圍?
2012-07-11 08:12:06 來源:工人日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融資難,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訂單難已經讓造船廠苦不堪言,融資難又接著扮演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殘酷角色。
由于訂單量銳減,造船業(yè)越來越呈現(xiàn)出買方市場的態(tài)勢。過去船東會根據簽合同、開工到最后交船等五個造船流程,將造船金額分為5個20%支付給造船廠。但現(xiàn)在,船東先期支付的款項越來越少,一般都只先付20%~30%,剩下70%的款項到最后交船時,才會一次性支付。這樣的變化,意味著造船廠的資金量正在迅速減少,而船企即便接到了訂單也需要墊資建設。
此時,巨大的風險讓銀行不得不加強對造船業(yè)信貸的管理。此舉讓不少造船廠老板惱火不已,抱怨銀行是典型的“晴天送傘,雨天收傘”。“景氣的時候,不要貸款也拼命給?扇缃癫痪皻饬,銀行卻不再給予放貸了。”臺州一中型造船廠的工作人員抱怨。
抱怨歸抱怨,事實上如今幾乎所有銀行都把船舶業(yè)列入“黑名單”。比如歐洲銀行,就在逐步關閉船舶融資大門。世界最大的船舶融資銀行德國北方銀行提供的船舶貸款,2008年接近600億美元,2009年接近500億美元,2010年只有300億美元,2011年更是進一步縮減到200億美元左右。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國有大型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于造船廠的困境銀行方面也很無奈。由于在興盛期的盲目投資,目前造船業(yè)出現(xiàn)了明顯的產能過剩。再加上國際航運形勢的嚴峻,銀行向造船業(yè)投放貸款的風險太大。
銀行對造船業(yè)的“嚴苛”不僅僅體現(xiàn)在放貸上,很多銀行甚至連退款保函都不愿為造船廠開。由于造船是資金密集型行業(yè),在出口船舶的生產中,船廠和船東都通過各自的銀行發(fā)生資金來往。船東的貸款銀行必須根據船廠的擔保銀行按建設進度出具的國際保函,才能分期向船廠支付造船資金。
如今,開不到保函,自然就拿不到訂單也拿不到錢。據知情人士透露,金港船業(yè)的破產就與這一紙保函有關。原來,在2007年金港接到了16條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的國際訂單,由3家金融機構授信擔保。其中13條船早在2012年初已經全部造完順利交工,剩余3條船中的第一條剛建了一半,就因為授信銀行在開了前兩期保函的情況下突然停開第三期保函,丹麥船東無法支付后續(xù)資金。銀行突然停開保函的理由則是認為造船業(yè)面臨較大風險,金港有可能無法按期交船。
船東無法支付資金,讓金港還在船塢里的船停止了建造。同時,最后剩下的兩條船也沒法繼續(xù)建造,新訂單更是不敢接。最終,由于超過了最遲交付期,船東根據合同提出棄船,使金港不得不承受約3億元經濟損失。銀行也因此起訴金港船業(yè),并最終導致金港船業(yè)破產倒閉。